工作平台繁体版
江苏侨联 > 文化交流 > 正文
跨越山海续文脉 彭城相聚开启新程——“亲情中华·魅力江苏”夏令营宿迁徐州营徐州站圆满落幕
2025-07-17 15:46:00

  7月11日至15日,2025年“亲情中华·魅力江苏”夏令营宿迁徐州营徐州站在徐州温情启幕。来自澳大利亚、迪拜、西班牙、捷克、缅甸等国的40余位侨二代、侨三代华裔青少年,在五天的彭城之旅中穿越千年文脉、触摸现代实力、沉醉生态人文,更在闭营仪式上与徐州本地青少年共谱文化交融的动人乐章,让楚韵汉风的种子跨越山海,在心中生根发芽。

  溯千年文脉:指尖与时空的对话

  彭城七里的青砖黛瓦间,藏着徐州最深厚的历史密码。华裔青少年们在文庙追寻孔子办学的足迹,于儒家智慧中感悟先贤哲思;在地下城遗址博物馆,2600年建城史化作脚下的“时光长河”,一场沉浸式“穿越”让城市的年轮变得可触可感。

  戏马台上,两汉文化学者用“四面楚歌”“破釜沉舟”的典故串联起楚汉风云;崔焘故居的科举故事与建筑美学,让营员们对古代制度与工艺惊叹不已。而糖画的甜香、面人的灵动更令人难忘——在民间艺术家指导下,大家亲手捏制、绘制,用指尖接过非遗传承的接力棒,让传统技艺在掌心焕发生机。

  观硬核实力:从“中国制造”到精神传承

  从历史深处转身,现代徐州的产业力量同样震撼人心。徐工集团的“大国重器”前,华裔青少年们沉浸式探秘重型装备的生产与创新;全国技术能手李戈的《智造第一课》上,动手实践让“中国制造”的硬核实力变得可知可感。与工匠大师的对话中,劳动精神与实业报国的信念,悄然在心中扎下根。

  赏生态人文:绿意与非遗的和谐共鸣

  贾汪马庄的蜕变,是徐州生态修复的生动注脚。曾经的采煤塌陷地如今草木葱茏,营员们切身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力量。在这里,一针一线缝制徐州香包的体验,让非遗技艺与乡村振兴撞出火花——指尖的温度里,是对文化生命力最鲜活的感悟。

  品文化交融:汉礼雅韵中的青春风采

  汉文化景区内,衣袂飘飘间藏着千年礼仪的风雅。华裔青少年们跟着导师学揖礼、练站姿,在汉服中触摸传统之美;古琴奏响《大风歌》,“威加海内兮归故乡”的豪情穿越时空,让汉高祖的英雄气概直抵心间。投壶、射箭、甲胄制作……古代军事技能“活”了起来,成为触碰历史的奇妙桥梁。

  闭营盛典:文化对话绘就同心画卷

  旅程的尾声,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在闭营仪式上温情上演。海外华裔青少年与徐州本地青少年联袂登台,用才艺续写缘分:《大风歌》的豪迈开场呼应楚汉豪情,澳大利亚营员Alina的古筝与徐州书法家岳继承的墨宝共谱“筝声墨韵”;舞蹈《Home》《Me》诉说家国情怀,歌曲串烧《You are the reason》与《隐形的翅膀》让中外旋律隔空和鸣。

  非遗的魅力在此刻愈发璀璨:徐州剪纸的玲珑、沛筑的古韵交织成“剪纸绘芬芳,沛筑吟茉莉”的画卷;形意拳与双节棍的刚劲中,是“精忠报国”的信念传承。汉服秀上,西班牙、迪拜的营员身着汉裳款款走来,衣袂间流动的是文化认同;全体营员合唱《一饮尽千钟》,歌声里藏着“共筑中华魂”的赤诚。

  闭营仪式上,江苏省侨联副主席艾卉寄语全体营员,希望大家争做中华文化的积极传承者,争做大美中国的精彩讲述者,争做中外交流的有力促进者,争做民族复兴的坚定参与者,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、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  从两汉文脉到现代智造,从非遗传承到生态蝶变,这场彭城之旅为海外华裔青少年打开了了解中国、读懂徐州的窗口。当结营证书递到手中,离别悄然而至,但文化的种子已悄然埋下——跨越山海的情缘永不落幕,中华文脉的传承,正在新一代的心中生生不息。


  编辑:何雯  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