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平台繁体版
江苏侨联 > 履行职能 > 弘扬中华文化 > 正文
加华媒记者走访卑诗华裔遗迹:神秘的华人淘金场
2018-01-30 14:47:02  来源:江苏省侨联

  由1858年第一批华人到加拿大卑诗省,至今已有152年之久,所以在卑诗省内陆一带,到处都留下早期华裔的足迹及开拓的遗址,当中最为人熟悉以及具深厚历史意义的,包括华人淘金场和参与建造加拿大太平洋铁路(Canadian Pacific Railway,简称CPR)的遗址。《星岛日报》从25日起连续三天以系列报道方式,为读者详述相关遗址现况,希望唤起当局重视保存华裔百年前生活的遗址及遗迹,让后代了解华人也是参与拓建卑诗的早期功臣。26日,《星岛日报》刊发文章揭秘卑诗内陆最大的华人淘金场。

菲沙河谷实地采访 追踪百年前华人淘金者遗迹

  卑诗省内陆列顿(Lytton)菲沙河谷(Fraser Valley)一个原住民保留区,有一大片石堆绵延数公里,蔚为奇观,这里并非自然奇景,石堆全由人手经年累月堆成,“创作者”是百年前的华裔淘金客。据原住民向《星岛日报》表示,该处应属于卑诗省内陆最大的华人淘金场。

  在加和会创办人朱伟光和原住民保罗(Bill Paul)带领下,记者等一行人驾车离开列顿,横越菲沙河,由大路转入小路,在数分钟车程驶过之处,路旁尽是大小石块砌成的石堆。

  记者下车步行一段石路之后,攀上石堆高处,看不到石堆尽头,而在石堆之中,更留有一些凹陷痕迹,相信是当年矿工所造的引水槽,用来冲掉沙粒。

  在卑诗省内陆不同地方考察过的保罗说,暂未有专家在该处做正式研究,暂不能确定石堆覆盖范围,只知长度超过两公里。周围还有很多零星的石堆,显示这里曾是个很大的淘金场。据他所知,这里应该是卑诗省内陆最大的华人淘金场。

  据朱伟光解释,华裔淘金者一百年前来到这里,从山上及河边把可能含金的泥石连沙带石运至,先把石块扔弃一旁,剩下的沙用水力冲去较轻的沙粒,留下较重的金子(早期淘金法详另文);而这些石堆,就是淘金时扔下的石块堆成。

  他又说,这里除是最大的华人淘金场,也是淘金者较易到达之处。他指由于淘金场面积大,涉及建筑水槽引水到此,相信开采时间至少15年,参与淘金人数目不会少,且该有多过一群华人在此工作,甚至可能几代人曾到此淘金。保罗指出,早期淘金需要大量的水,而淘金场的位置没有水源。他估计当时淘金者从附近的施泰因河(Stein River),经搭建的水槽引水使用。

  华人淘金者河边石块搭盖小屋 尚能发现碗碟等碎片

  除列顿有最大的华人淘金场以外,朱伟光与地理学者肯尼迪(Mike Kennedy)带领记者,去到昔日淘金重镇利鲁厄特(Lillooet)外围菲沙河边一处地方,布满石堆,也是淘金场。不过无论规模与覆盖面积,都与列顿淘金场不可同日而语。不过,这个淘金场却留下早期华人淘金者,以树木及石块盖搭的小屋(cabin),十分简陋,面积很小,可说仅可容身。而在庇护所附近,记者更发现一些瓷器如碗碟碎片,另有铁斧头,可显示华人当时生活状况。

  对此有研究的肯尼迪说,他发现这淘金场已有一段时间,在附近找到多个华人淘金者用来住宿的庇护所,通常都很狭小,附近设有炉灶。据他的研究,华人淘金者与原住民也有交往,互通有无。

  这些淘金者数人一组,各有分工,有人负责淘金,有人维修引水的木、煮食或畜养作为食物的鸡只,更有人负责替淘金者写信,寄回中国故乡。

  华人5年内两遇寻金热

  1858年是卑诗内陆兴起第一次淘金热,位于菲沙河谷中游,也就包括记者今次到访之地。当年菲沙河波士顿滩(Boston Bar)传出发现黄金,有轮船更把800盎司黄金运到加州旧金山铸币厂,有传言指“黄金躺在河溪底部,如石卵般大”,引致在加州淘金遭到排挤的华人,北上至卑诗寻找新的淘金机会。

  而1861至62年是第二次,地点在靠北一些的卡里埔,亦即今天巴克围(Barkerville)、韦尔斯(Wells)一带。华人往往沿着阔4呎、由耶鲁镇北上巴克围的卡里埔商道,沿途采掘金矿,那是名副其实的“黄金路”。

  在1860年约有5,000华人在卑诗寻矿。1861至62年间,人们在卡里埔地区发现丰富的金矿,吸引以万计华人矿工、劳工、商贩等涌入。到1863年全盛时期,卡里埔地区有3,000个淘金场,开采黄金近400万加元。1864年起,北面的巴克围更成为卑诗最大淘金镇。当时该镇人口一万多,华人占了6成。

  卑诗淘金热1880年开始退潮,留下的华人有参与兴建横加太平洋铁路(CPR)的,最多时,估计华工有17,000人。

  这17,000多人,还未计算在淘金镇或邻近地区开店创业,提供中医、杂货、煮食、洗濯服务的华人。也有淘金客在本地安家落户,或者回流二埠,倚靠华人侨社施粥赠药接济。另有华工助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,或转往温岛做煤矿工、到三文鱼罐头厂当工人等。

  利鲁厄特曾是华人黄金乡

  曾经是淘金重镇的利鲁厄特(Lillooet),在卑诗省第一次的淘金热潮中,曾誉为在旧金山以北、芝加哥以西的第一大镇。它也是当地淘金运输要道卡里埔商道的起点。

  1858年,当时总督道格拉斯(James Douglas)下令兴建一条小路,由哈里逊湖(Harrison Lake)的道格拉斯堡(Fort Douglas)到利鲁厄特,皇家工程师联同寻金矿工,以人手开凿这条小路;到1863年,16,000个淘金者在利鲁厄特整装待发,前往寻金。

  而早在1862年,利鲁厄特居民卡布里(John Callbreath)突发奇想,以300元由旧金山买了23只骆驼,带返利鲁厄特,希望使用牠们作为淘金的运输工具,谁料运返后才发现, 骆驼的脚太软不适应崎岖山路,脾气又大,而且身有恶臭。不过,虽然骆驼计划未能成功,当地居民为纪念此事,仍把当地横跨菲沙河的桥(现称为旧桥)名为“23骆驼桥”。

  卑诗内陆淘金热在1880年开始式微后,但仍有华人淘金客不肯死心,辗转去到利鲁厄特,并于1885年在附近发现金矿,掘出了价值700万元黄金,成为一时佳话。

  位处菲沙河畔的利鲁厄特,距离温哥华约240公里,是一个平静小镇,目前总人口2,779人,外围人口则有4,500人,包括大量原住民。过往,当地有不少华人及美国淘金者定时,现已所剩无几。不过,沿河边仍有淘金者遗留下的多个石堆(rockpile),作为历史见证。

菲沙河畔有淘金者遗留下的石堆,有原住民在上面搭帐棚捉三文鱼。(加拿大《星岛日报》∕冯瑞熊 摄)

  以树木搭建的淘金者小屋。(加拿大《星岛日报》∕冯瑞熊 摄)

  编辑:中江网编辑  
关闭